EN
访谈 | 朱弘强:用新闻的眼光,记录生活,记录当下
2018-10-29

“习惯的力量”,“自律带来自由”,“停止内耗”

——不知不觉中,这些词汇借由自媒体,日益充斥着我们的视野。阅读了一篇又一篇“鸡汤”式的推文,我们也从一开始的振奋,转变为对这些陈词滥调充耳不闻。其实这些词,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悟到的经验,从鲜活的例子中被萃取出来,经反复加工,才逐渐失去了温度。而今天,我们让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词汇回到生活本身,回归最朴实无华的模样。

国家一级导演朱弘强,将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让我们在他的故事里,看他如何践行这些朴素的道理,随心快意走江湖,并在自己的领域拥有一席之地。

 

朱弘强

上海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特聘专家

长期从事大型活动策划、节目包装、重大事件专题片的策划、拍摄、制作、编导。2002年参与上海申博片的策划、拍摄、制作,并全面负责上海世博会所有影像记录、官方电影、纪录片的策划、编导、拍摄、制作。2018年担任雅加达闭幕式杭州时间宣传片总导演。曾先后多次荣获金鹰奖、星光奖,以及电影华表奖、金鸡奖提名等。

朱弘强导演由记者出身,以导演立身,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与蜕变。对工作负责,也对生活负责,每天随心拍下的一张照片记录着他对世界的感悟,也寄托着他对生活的热爱。朱导今年担任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复评评委,GZDOC有幸邀请他进行专访。他非常健谈,话语朴实却蕴含其处世哲学,希望他的访谈能给纪录片人带来启发。

 一路走来 -

GZDOC您担任了许多宣传片的导演,那么您是怎样从记者逐渐转变成一个导演,然后在策划、编导、拍摄等方面都游刃有余的?

朱弘强:青年时代我作为一个通讯员,经常一个人采访写稿,并顺带拍摄新闻图片,逐步地积累摄影经验。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成立,我也加入其中。开始时负责做节目包装、节目广告。即使是做简单的工作,我也不喜欢照葫芦画瓢,就算学习别人的东西,也要加入自己的想法。

 东方电视台给了我们很多锻炼的机会,因为那时恰逢许多节日,比如香港回归、中央台的春晚等等。那时我参与了很多大型节目的策划。不过我们东方电视台有一个特点,就是讲团队,没有个人,我们甚至不在节目里署名。最大的机会是2001年拍摄上海APEC的影片。那时我们摄制组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做了三集。这个片子后来获得了比较好的评价。 


(图/采访现场照片)

得益于这个片子,回来后我便参加了在2002年申请上海世博会的宣传片拍摄。宣传片最终选定茉莉花这个主题,因为法国歌剧中有《茉莉花》这首曲子,在外国有一定的影响。504秒的影片,没有一句旁白,只用五段音乐展现中国和上海最靓丽的画卷。

我在世博会一待就是五年,参与了官方参与的所有影视纪录,是策划和导演之一。在这件事上我的原则很简单:就是媒体应该根据你的定位和版面来确定从什么角度和切入点,去拍与自己媒体平台相符合的作品。央视来应该拍什么,凤凰卫视来应该拍什么,都要符合自身的主题。


(图/上海申博会宣传片截图)

我那时公益广告拍得也比较多,比如说2003年抗非典的时候,上海11部抗非典的片子都是有我参与拍摄制作的,作品还获得了全国抗非典的优秀作品奖。后来又参与上海形象片的创作和拍摄。这就是我一路走来的一个过程。

- 回望足迹 -

GZDOC回顾过去的从业经历,您觉得做过最自豪的一件事情,或者是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是什么?

朱弘强:不能这么说,因为一个作品的创作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意见,最终的成品基本上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创意了。包括这次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的杭州时间,虽说总导演是我,但有很多东西是整个创作团队的智慧结晶。


五千年前的良渚女孩(图/“杭州时间”宣传片)

最初的创意是从良渚出发。杭州的良渚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五千年前的小女孩穿越到现在,要讲这样一个故事。关于杭州的形象片,乌镇互联网大会和杭州G20都拍过,如果再想要拍出新意就要讲故事,拍出一个不一样的杭州。

- 创作热情 -

GZDOC您是一位创作精力非常饱满的人,您如何保持如此高的创作热情?

朱弘强:我在世博会的几年中就几乎没有休息,特别是最后一年。早上7点半出门,每晚12点多回家,每天背着二十几斤的设备,但不觉得累。世博会开幕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上海39度左右的天气,我也没感觉难受。我这样工作不为了争第一什么的,只是抱着对这个工作负责的态度。在心态上把工作当作一种兴趣,当作玩,玩是不会累的。我会这样去思考和总结:昨天拍这个黑人,我拍得不好;明天拍那个总统,我要注意什么;后天又来了个王子,我要怎么拍。一天天就这样过了。 

这也可能和我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一定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好身体。我现在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走四五公里,在路上拍一张照片,写几句话,发上朋友圈。几年下来逐步形成了较有影响的早安上海系列从新闻起步的我,平时比较留意身边的小事,觉得有新闻感觉的,就随手把它记录下来。同时也就保持了每天走路晨练时随手拍的习惯。 


竹篾斗笠绿雨袍,大榕树下练帚操;

秋风秋雨秋花城,古之楚庭今更俏。

“早安上海”之邂逅楚留香(图文/朱弘强导演朋友圈)


白岩松的新闻周刊,每期的结束语是下周的事,咱们下周再聊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别想太多,好好睡觉。因为明天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我从不给我自己增加压力,我只是对自己负责,对别人交给我的工作负责。

- 影视与新技术 -

GZDOC杭州时间里体现了很多新技术,把科技和人文艺术结合在一起。那么您把科技运用在现在的文化艺术创作中是怎么看的?

朱弘强:对于科技的运用,我认为要看作品的类型。如果单纯从纪录片角度来说的话,运用高科技的东西不恰当,纪录片重在记录两个字,不是靠玩技术玩出来的。技术是用在节目包装或后期制作当中的。纪录片在外形包装的时候可以用技术,但一定要以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为前提。纪录片的内容剪辑应该要淳朴,要像搓草绳一样,用手搓一点,再加一根进去,慢慢搓。

- 纪录片 -

GZDOC作为这次纪录片节的评委,您认为怎样的纪录片是一个好的作品?

朱弘强:纪录片的灵魂是在真实的纪录上,而它生命基因是故事”。而故事不是短期就能孕育的,往往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像BBCDiscovery的纪录片,很多影片基本都是连续跟拍了两三年的。纪录片的还原性也要强,不能NG重来。还有就是这个赋予生命的故事,要么是要弘扬社会正能量,要么是揭露一些社会问题,能引起观者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