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线上增值礼遇
互联网时代,纪录片行业也在转型。
生产门槛降低,不论是在内容,技术,还是资金上。纪录片关注的内容在逐渐下移,生活中的细微琐事也可以成为被纪录的对象,一部相机甚至是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普通人拍摄的工具,而拍摄出优秀的纪录片并为全世界观众观看到得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拍摄纪录片已经不是难事。
传播路径多样化,电视频道的影响力、传播力难比从前,同时互联网给纪录片从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指出,中国纪录片已形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两微一端、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光芒愈发耀眼。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旨在助力更多能讲好中国故事的纪录片进入全球观众的视野,基于此,我们便不能忽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行业进行的积极实践。B站给纪录片行业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思路。
“这个夏天,我们因为烧烤相遇相识,招待不周,但愿交情不浅;江湖路远,有缘来年再见。”看过《人生一串》的小伙伴对上面的话一定不陌生。这是导演在最后一集的片尾谢幕时,为向b站的观众们致敬而专门写的一段话。
纪录片《人生一串》好评如潮,豆瓣上的评分到了9.0。有这样的地位,作为片子出品方之一的B站功不可没。10月24日20点,一部“实验性”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上线B站。这是B站继《人生一串》之后推出的第二部作品。
海报告诉我们,这部纪录片有些不一样
或许你还未意识到
B站正在下一盘大棋
在纪录片上
现在,点开你的B站APP,你会发现纪录片是一个独立于“放映厅”存在的独立频道入口,属于B站设置的六个频道入口之一。
图片来源 / 哔哩哔哩APP
B站的这些动作无一不显示出它对纪录片的重视。《我在故宫修文物》、《寻找手艺》、《极地》、《人生一串》等一系列纪录片的火爆也证明了B站在纪录片领域的布局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B站 ╳ 纪录片
是如何产生化学反应的
又产生了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大家可以跟小编一起,看看本次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复评评委之一,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先生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小声透露或许你能在文末看到新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的独家剧透呢)
B站深度介入纪录片产业链
“我们过去仅仅是买一点播映权,把人家做好的纪录片我们花钱买播映权然后再我们这边平台上播放。然后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慢慢开始参与一些联合出品。我们看好你这个项目,符合我们B站的要求,那么就会联合出品。到今年开始我们就自己出品。
比如我们出品的第一部片子《人生一串》,我们是主要出品方,我们跟北京旗帜传媒一起。我们觉得这个片子可能符合我们B站的年轻人们喜欢看,今年播放的时候成为一个爆款,而且豆瓣的评分也非常高,9.0。所以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刚开始是买播映权,然后我们投一点钱跟人家联合出品,一直到我们现在自己出品纪录片。”
B站用户画像
“B站是年轻人的社区,可以说是中国90后和00后这两代人最喜欢网站。"Z世代"指的就是指90后、00后两代人。有统计显示全中国有70%的90后、00后是我们B站的忠实用户。说到他们的喜好的呢,他们一方面喜欢"新”,不光是新奇,要新鲜。另一方面,他们也喜欢“旧”,什么“旧”呢?文化,历史。讲历史故事他们非常喜欢。
因为90后00后他们有三大特点:
第一,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第二,出生在我们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在经济上面他们都没有什么担忧,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他们有付费的习惯,他们愿意付费来看好节目。
第三,他们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的话,他们喜欢那些有文化的东西,或者说,喜欢那些达到一定品位的东西。
我们要符合这几个要求,提供给他们喜欢的作品。”
前瞻性让B站重视纪录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轻人他们喜爱的纪录片,正是代表了我们纪录片将来发展的方向。因为他们长大了,他们看纪录片,然后他们走向社会,他们的爱好的纪录片,正好是我们纪录片要发展的。而今天我们要把纪录片推向他们,让他们喜欢纪录片,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来看纪录片。
有的说法说,纪录片播放平台是由卫视、传统媒体为主,现在新媒体成为了一个有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甚至觉得很有可能将来新媒体为主了。像《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台播反响不大,可是它一到B站,马上火爆得不行。所以说,不同的平台,效果很不一样。
所以B站做纪录片意义很重大,它改变了纪录片发展的一个方向。B站的年轻人,正是将来我们看纪录片的主力。”
正在进行时未来时
“第一部作品《人生一串》我是总编审,第二部作品《历史那些事》,10月24号上线,我是总策划。《历史那些事》讲的是历史,但我们有两种形式,一个很正经地讲历史,一个很潮,交替着讲。
比如说我们会讲苏东坡,苏东坡他是一个大文豪一个诗人,同时他是个美食家。他发明了东坡肉,我们会把东坡肉的那一段故事讲出来。然后这个纪录片到最后会唱一段说唱,我们会让苏东坡来rap。我们会考虑我们在这个作品里面要给他们些什么,而且要满足他们一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如果我们每次给你的东西都是一,那不行,我们下次给二,再以后我要考虑给三,这是我们也在努力的,当然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我们必须努力在做这个事儿。做得好做得不好就看(大家的反馈)。
这也是为将来我们推出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做准备。目前我们在做的已经有五到六部了,第二部马上上线,第三部已经在拍了,第四部第五部都有着,比如《人生一串》我们马上要进入第二季了。
最近我们还有读书的(节目),我们应该看些什么书。但不会很古板,也不会很枯燥,我们会做得很有深度,我们可能会将动漫,笑话那些加入进来。”
(以上内容均整理自GZDOC2018对评委朱贤亮的专访)
从跟朱老师的对话中,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新媒体在纪录片的发展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B站的这盘大棋,也将在中国纪录片历史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