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线上增值礼遇
十大纪录片推动者
纪录片不仅是触动人心的文化作品,也意味着深远广阔的产业之路。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的统计,2017年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规模已超100亿元。
2018年,随着一个个爆款纪录片的诞生,目前看到的点击数据早已超越2017年的纪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纪录片,了解纪录片,而这背后就少不了一些人的推动。
在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论坛上,论坛主持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教授认真而幽默地谈到:
“其实纪录片人一直都很低调,但这几年纪录片想低调也低调不了,因为的确要火起来了。
据我自己的观察,纪录片成为媒体的话题越来越多,而且它的持续力也越来越长,这在以往的生态当中很少见。
以前我们写产业报告蓝皮书的时候觉得很费劲,要找一些热点,而现在必须要去筛选到底哪个更热,筛选往往变成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这一切的背后,就是今天的主角——我们有产业的推手。”
与单纯聚集纪录片创作者、交流创作理念的论坛不同,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论坛邀请年度关注的纪录片投资机构、创作者、发行传播方相聚广州。
他们为纪录片投入资本、搭建平台,聚集合力,创造价值;他们不是单纯的导演、制片人、投资人,而承载着贯通整个产业链,引导产业形成长期资金链良性流动的责任,推动让纪录片产品达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他们参与和见证着纪录片产业链的建立和完善,优秀的纪实作品不仅得到传播,更收获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与土壤。
2018年12月12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论坛,公布2018年度“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者名单,向中国纪录片推动者致以真诚的感谢与敬意。让我们和推动者们一起,构建纪录片的良性发展空间。
一路同行
纪录片的发展之路,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于推动,同行的力量,使得中国纪录片,脚步更加稳健,征程也更加远大。一路同行,有你更有力量。
与纪录片发展“一路同行”的两位推动者: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打造全国首个纪录片首映平台
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新闻中心周慕明主任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创建于2003年,至2018年,已有16年历史。
16年里,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精心培育与扶持,不断引导和推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发展;
16年的进取不怠,广州累计了大量的国际资源、媒体资源、影迷粉丝群体等。
量的积累带来质的爆发,2018年,一个更全面更符合纪录片需求的首映平台,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大力推动下,在中国,在广州,诞生了。
“要首映,来广州,看首映,更要来广州”。首映平台的诞生为中国纪录片产业搭建了更专业的舞台,吸引全球媒体的关注,助力中国纪录片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全国首个纪录片首映平台。
周慕明:广州建成于公元前214年,到今天算起来2232年了,广州在历史上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路,未来广州是一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城市,在时间通道里面,我们愿意去推动的是什么?
我想我们愿意推动的是把更火热的生活,更广阔的市场,更美好的人生体验奉献给我们的业界新闻记者,广大的市民和游客,所以我们平心而论,我们前段时间做了一些事情,得到了一些认可,但是我们更愿意去做、愿意去奉献、愿意去努力的是更美好的明天。
微博纪录片——刷新纪录片传播声量
微博 台网运营部电视合作总监 贾保成
微博拥有近4亿月活跃用户。
他时时更新一个又一个纪实节目的爆点;依靠自身强大的社交媒体属性,集结了60多家的电视台及机构,利用短视频、短纪录片、话题互动等方式主推了一个又一个的爆款,4.1亿次的主话题阅读量,6.8亿次的纪录片短视频播放量,40亿次纪录片话题总阅读量;纪录片的国民讨论度在大数据时代也迎来了春天。
在这些强大的数据背后,纪录片的传播声量被微博刷新,被他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微博虽然不生产内容,但是却做了比生产更重要的事。因为他的投入和支持,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纪录片,关注纪录片,他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
贾保成:其实微博不产生内容,我们更多依托的是纪录片的创作者和用户,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么多优秀的纪录片来让微博纪录片作出成绩.
在接下来,微博将加大对于微博上纪录片的投入以及扶持,我们希望更多的微博上的年轻人喜欢上纪录片,并且关注纪录片,在这儿我们祝愿整体中国的纪录片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腾讯新闻——为娱乐元素增加深度内容与人文力量
当互联网用户疲于娱乐综艺轰炸的时候,腾讯新闻坚持以“眼界即人生”的内容指引,根据不同的受众需求构建多元内容矩阵,拓展视野,刺破茧房,实现优质稀缺内容的主流化表达,掀起了一场具有媒体属性与社会责任感的纪实内容风暴。
系列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展现了地震后再生育家庭的痛与爱,书写这场灾难的集体记忆;《我的时代和我》人物志纪实栏目,为大众提供有血肉感和能量密度的内容,并成功获得了人物纪实栏目从未有过的热度;思想类对话栏目《十三邀》,引发网络热议与思考,带领受众在宽阔的世界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并获得《新周刊》2018中国视频榜:年度访谈奖。
在海量与碎片化的内容消费时代,腾讯新闻突破圈层和品类界限的内容,以真挚情感实现了深度与广度的兼顾,为娱乐元素增加深度内容与人文力量,完美诠释了“纪录片的大内容”匹配“互联网的全用户”!
宋晓晓:对于腾讯新闻来说,我们不拘泥于纪录片的形式,对我们来说纪实类的节目也属于纪录片的一部分,对纪录片我们更关注的是三个关键词,我们会关注的一个是当代的内容,一个是有批判性的内容,一个是有审美性的内容。
有批判性的内容并不代表我们需要跟这个社会对抗,我们只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能够在观众看完之后,引发他们的思考,其实它是一种思维性的创作态度。
浙江卫视 总编室副主任 许继峰
《西泠不冷》、《中国村落》、《风味人间》、《丰收中国》和《味里故乡》记录三餐四季,释放人文之美,传递中国温度。
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面,浙江卫视用一档档极具创意与思想的节目,为“沉闷”的电视荧屏刷上了一抹抹抢眼的“亮色”。
他点燃了电视剧和综艺板块的“行业领跑”双响炮,携着“电视人的终极初心”而来,将纪实作为2019年内容布局的关键词之一;构建了一种全部一开放、全直播、全裸式的创作模式,打通年轻、打通当下,打通互联网。
浙江卫视始终传递中国温度,关注现实,坚持电视人的初心。
许继峰:在这十年里面我们都保持了对纪录片上千万级的支持,对纪录片来说,钱的支持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团队和版面,浙江卫视在纪录片布局这块,它可以保证我们每年有足够的版面给纪录片播出。
另外一个最珍贵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团队,几十年来浙江卫视仍然保持着几十人的纪录片团队,这是浙江卫视有持续好作品出现的一个重要基础,在当下这个环境里面,我们现在整个布局也逐渐开放。
社会责任
纪录片作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担当着时代良心,肩负着社会责任,而把推动纪录片作为己任的同仁们,更是这份社会责任的忠诚践行者。
“社会责任”推动者: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动纪录片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品牌
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巡视员 李伟
如何用高端的方式去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大众有更高层次的文化享受,让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不断推动城市焕发活力,这是每一个城市建设者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13年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广州市社科联)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始交流合作,用纪录片去传播传统文化,留住城市印象、留住城市文化。
广州是一座拥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几年里,广州市社科联深耕广州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推广,与央视联合摄制了《黄埔军校》、《穿越海上丝路》和《广州故事》,深入挖掘广州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广州精神和文化魅力,充分展示活力广州和魅力广州的城市形象,推动纪录片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品牌,向世界传播广州的声音和中国的价值。
李伟:这几年来广州市社科联在围绕着广州建设纪录片城的主题,积极推进专家学者开展纪录片城的课题研究。中央新影集团每年都拍摄一部纪录片,我们每年分两季,上、下半年每季举办20场向大众、市民朋友进行纪录片的展映,我们向广州地区高校进行纪录片作品的征集活动,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
我们深耕广州的文化品牌,我们拿到这个奖项,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鼓励,接下来我们会更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强做深,进一步推动广州纪录片城的建设,传播好广州的形象。
百度·好看视频——践行社会责任,致敬优质内容
百度富媒体业务部高级总监 曹晓东
目前在短视频行业,低俗、娱乐化的内容越来越多;有价值、有内容的东西很少。
或许你知道《我在故宫修文物》,一个个文物学家将一件件破损的文物给修复过来,但你是否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让无数尘封在资料馆多年的破损的珍贵人文社科优质老胶片材料得以重见天日,把它们修复完整,并转换为数字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呢?
百度·好看视频开展“纪录片守护者计划”,组织一系列大众公益点映活动,以高流量倾斜扶持优质纪录片内容,护并传播优质的文化遗产,让这些埋在时光里的优质内容彻底重生。
作为内容平台,他们致力于寻找和发现优质的纪录片内容,坚守着传递正向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成为保护、推动、复兴纪录片行业的忠诚践行者。
曹晓东:好看视频是在一个短视频的行业,但目前的短视频行业有太多的低俗内容以及娱乐化内容,我们想寻找一个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知识性的、有优质内容、有价值的短视频,以及给我们的孩子传递传递更好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我们要做一个你们敢跟孩子看,可以长时间看的产品。
艺术与票房
2017年国产纪录片《二十二》取得了1.7亿的票房成绩,在中国电影行业,票房过亿已经见惯不惯,但对于纪录片却是迈出了一大步,这样的数据和个案的成功激励但也提醒着我们,纪录片进院线,艺术电影进院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喜的是,在这条路上,已经有人走得很远,而且步伐坚定。
马灯电影——为纪录片做商业护航
马灯制片人 张慧婷
2015年,《喜马拉雅天梯》以1156万的票房创造了国内“人文类纪录电影”的票房记录。
2017年,《冈仁波齐》以1亿票房创造了“实验艺术电影”的票房记录。
2019年,深入田野与土地,聚焦“秦腔”、“花儿”、“说书”、“皮影”等民间艺术和黄埔两岸民间艺人生活状态的中国首部巨幕音乐纪录电影即将上映。
一部部纪录片在院线创造奇迹,马灯电影在纪录片选取方面也颇有心得。一直坚持故事性,他们觉得只有有了好的故事,才可能与观众产生化学反应,才能推给观众。
马灯电影聚焦艺术电影投资,为有温度、有力量、有普世价值的艺术电影照片,为艺术纪录片保驾护航,是中国艺术电影市场的开拓者。
大象点映—开启全新纪录片观影模式
大象点映创始人、CEO 吴飞跃
一部好的电影如何找到对的人,在对的地点,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呢?
2015年,《我的诗篇》登上大荧幕,以C2B众创点映模式发行,205座城市、1000场放映,80%的告上座率,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壮举。
大象点映通过众筹点映的方式,找出喜欢纪录片的观众,让他们沉淀在平台上,把一部又一部的好电影持续的带给他们,在全国的范围内在建设一个热爱纪录片、喜欢文艺电影的社群,开启了全新的纪录片观影模式,为纪录片点亮了一盏灯。
吴飞跃:怎样让好的电影走进大家梦寐以求的环境和观众见面,大象点映做了一个创新之举。
跨界·去未来
在新媒体时代,未来的纪录片必定是具有高度媒体融合属性的,兼存社会价值、产业价值以及新型传播模式的纪录片业态,如果能够做到通过媒体融合,让传统纪实内容受众和互联网受众从割裂走向互融,这会是中国纪录片振兴并走向成熟与壮大的最强动力。
人民日报新媒体——全新维度,解读中国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 副主任 刘晓
在新媒体浪潮下,传统媒体举步维艰,有些媒体难以维持正常运营,面临停刊或倒闭的困境。为走出困境,顺应发展潮流,众多传统媒体开始进行转型,与新媒体融合,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在转型发展这块,是众多媒体的领导者;中央厨房更是行业内的典范,时时打造爆款,用不同的新方式,呈现不一样的中国。
2018年,人民日报用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展示了一个瞬即万象、跬步致远的中国;引爆线上线下的“时光博物馆”,追忆时光里属于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家庭的感动,用情感传递力量,让记忆告诉未来,汇聚起四十年家国传奇;全新搭建人民号平台,创造兼具主流价值与创新活力的内容生态。
刘晓鹏: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发现纪录片好像突然被大家所关注了,且热度在不断上升。而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国家在往前走,我们的文化、社会都在往前发展,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越是有海量的内容,有品质感、精品的内容价值会愈加凸显。
新华社全媒体报告平台——国家相册——再现历史深处的记忆
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 叶前
留住记忆的方式有各种各样,有些喜欢用视频,有些喜欢用照片,而新华社就喜欢用照片,将记忆永久的留住。
1892年以来上千万张历史照片,它们其中有包含着记者们对历史的担当,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情怀。
新华社这上千万张照片对其背后的故事进行再采访、再挖掘、再解读,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让这些静态的照片活起来、亮起来。
照片虽无言,历史却有声。新华社全媒体报告平台用《国家相册》重新唤醒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
叶前:媒体是一个跨界的后来者,在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面前我们很稚嫩,但是我们愿意一起来做大纪录片这个大家庭。
媒体还有一份责任与担当,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镜头,用我们的平台为中国的纪录片同行鼓与呼。
推动者在纪录片这个领域当中是一个幕后的英雄。我们常说做纪录片不容易,但现在比起以往来讲,容易了很多,因为有政策的指导和引领,有平台和资本,有这样的推动者在扶持和支持纪录片发展,中国很快会迎来一个纪录片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