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丨专访《无臂七子》导演金行征
2021-05-14

“5·16”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纪录片《无臂七子》将于5月15日全国上映。


七位没有手臂的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在不同年龄因不同原因失去双臂,面对逆境,却同样走向了书画道路且成就斐然。


他们直面人生、挑战自我,用自己的口与脚创作艺术作品,展示了人的潜能与自信。


为了回馈与报答社会,他们义卖自己的作品,共同筹资在云南贫困山区小学建了一座“七子”教学楼,做了一件非凡的事情。


“无臂七子的生命负重现象只是生理上的缺陷,而不是精神上的,从他们的书画艺术造诣上可以看出光华璀璨的生命价值。

640.webp.jpg

导演金行征,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院、博士生导师,2015年留德归来后,一直在用纪录片体察人的心灵,捕捉时代的变迁。


接触多面的事物,多样的人、多变的世界,是金行征的影片灵感。

640.webp (1).jpg

记者:怎样接触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什么让您决定拍《无臂七子》的?


金行征: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我关于“无臂七子”的人物,我也只是好奇去看看,结果令我很震撼,特别是陈伟强用下巴刻字,那种力量是常人无法想像的。第一次和他们吃饭的时候,丁京华用脚拿筷子,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很难说当时的心情,后来我回家自己试一下,才知他们所付出的艰辛。

640 (1).webp.jpg

记者:影片通过纪实观察,审视着“七子”平凡的日常生活,无关苦难,无关悲悯,这和一些关注残疾人题材的视角有很大不同,为什么这样选择?


金行征:无臂七子的生命负重现象只是生理上的缺陷,而不是精神上的,从他们的书画艺术造诣上可以看出光华璀璨的生命价值,而这些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笔精神财富。拍摄中,看着他们穿衣、刷牙、刻字等等生活细节都很感动,他们比常人需要百倍的耐心。特别难得的是,他们还会去照顾别人。

640 (1).webp (1).jpg

记者:拍摄中,通过长时间的近距离观察和接触,您怎么看待失去双臂的他们付出远远超出常人的努力,“拼命地活着”?


金行征:他们在失去双臂之初,都忍受着常人无法想像的痛,特别是在成年后失去双臂的人,都有过轻生的念头,但他们凭借强大的意志又重新认识了自己,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需要自信,需要被承认,如赵靖,在路上碰到有人向他问路,他会把那个路人带到要去的地方,这样就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陈伟强在一个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从此信心加倍,继续努力学习。

640 (1).webp (2).jpg

记者:无臂七子都是饱受生活苦难的不幸者,而他们同时又是不肯向命运屈服的抗争者,成就他们不凡人生的书画创作,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金行征:和志刚在他编写的一本书《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里说:“如是那样,他还不能成就自己”。在绝地回生,寻找到新的努力方向。在他们书画中也可以看出,艺术是平等,不是因为人残疾了,就不能学艺术了。就像陈伟强说的,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你不会看出来那是残疾人画的。

640 (2).webp.jpg

记者:这部片子里充满的生命力量,敞开怀抱接纳命途里的异同,敢于在特异中重新认识自我,充满接纳、包容与尊重......通过这部纪录片,您最想表达的什么?


金行征:我想通过这样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在学术界,对于残障群体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等方面,研究残障群体工作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残障人士多是被放置于一种特殊地位中,被特殊看待的,­少有学者从残障人士的视角去关注他们真实的内心情感与艺术修养等精神诉求,即使在最能传递人类情感的艺术中,残障人士也并不是主流的表现对象。我想通过真实的纪录片,对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进行全面积极的形象塑造,鼓励激发更多的残疾人朋友丰富甚至是改变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走出去”,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640 (1).webp (3).jpg

记者:生活总是在无常的变化之中,有种说法:通过描述人的生活现状来体察人的心灵,是纪录片的灵魂。您是如何理解纪录片的?


金行征:只要你用心去拍纪录片,用心去了解被拍摄者,可以体察到人的心灵。纪录片不能直接解决社会问题,但通过纪录片,让大家能看到社会的不同面,也许可以间接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