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名导沙龙 | 穿越历史时空的力量,如光芒照耀前方
2022-02-21


提起西南联大,总是会让人泛出高山仰止的崇敬眼神。
这样一所大学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环境下,在经常中断上课跑防空洞躲避敌机轰炸的条件下,却能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西南联大是一所怎样的大学?西南联大的学生们经历了什么?他们有过怎样的青春?

这就是首部登上大银幕的西南联大题材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今日的名导沙龙,我们将和大家分享GZDOC与国家一级导演徐蓓的对话。

听她来为大家解读《九零后》。
图片

导演徐蓓在现场直播中解读她眼中的《九零后》


纪录片《九零后》是导演徐蓓继《大后方》、《西南联大》后的又一力作。


如影片英文名“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所言,这部影片记录的是一群年过九旬老人们的少年时代,以他们的视角来带我们回溯西南联大的这段历史。


在这部影片里,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等等,他们“口述历史”连缀起西南联大的发展脉络。


老一辈“九零后”给予新一代“90后”年轻人穿越历史时空的力量,像一束光芒照耀着前方的道路。


2021年12月30日,徐蓓导演的纪录电影《九零后》获第34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


她在现场提到自己的获奖感言还应该有一句话,那就是:


这个奖应该给影片中的联大学子们,没有他们的传奇人生,就没有这个电影。


GZDOC:您曾经执导电影《大后方》、《西南联大》,后来便是《九零后》,三次邂逅西南联大,您的感受是怎样的?

徐蓓:《大后方》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起点,然后第二个选题就碰到了《西南联大》。

因为自己本身对历史文化选题比较感兴趣,所以当我遇上再次遇上西南联大这个题材,心底就有一个声音:就是这个选题。

当一个人笃定地走在这条路上,会很确定那就是我要走的方向,当我做好前面的东西,就会接二连三地和风景相遇。

图片


GZDOC:在拍摄过程中让您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什么?

徐蓓:我在正式拍摄前想到要去采访这么一群资深的人,心里是很紧张的,但具体接触下来我慢慢发现这些联大学子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真诚和赤子之心,让我感受到了平等、可亲可敬的力量。

有一个画面是需要拍摄王希季先生走路的一个背影,王老九十多岁了,腿脚有些不灵便,有人想要去搀扶他,但他坚决地婉拒了,然后一步步走到摄像机面前站定。

在镜头面前他的状态是自尊的、有尊严的,王老的这个背影,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图片

GZDOC:您在拍摄采访这些老前辈的过程中觉得他们有怎样共同的生活状态?

徐蓓:我看到的这群老一辈的九零后,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坚持学习

九十多岁的潘际銮先生每天都要去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上班,王希季先生每周也都要去几次。实际上这些老前辈们就算不上班,也会在家里学习。

吴大昌先生一百多岁了,还能在田径场上健步如飞。

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是华为工作法,在他看来,华为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他要学习,而且与此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国家正在面临的大事情

图片


GZDOC:许多观众都说看了您的纪录片,觉得纪录片里还原的西南联大学生们的形象都特别真实和鲜活,您当初都有想过从哪些方面来让影片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地展现呢?

徐蓓:我会设置同样的问题来听他们不同的口述,比如他们眼中的国文课是怎样的,杨振宁和许渊冲先生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

无论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相互补充或是相互冲突,我们都尽量保持真实,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能够把西南联大整个学风突显出来。

其次我们还选择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分布,因为本质上还是在给西南联大这个学校立传,

而且我在拍摄中一直注意的一是不能漏掉重要事实;二是在内容和人物选择上要比较均衡。

图片

GZDOC:您对现在的青年纪录片创作者们有什么建议呢?

徐蓓: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必须终身进行的学习积累过程,只有积累得足够多,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判断。

积累在创作过程中很重要的方法,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学习,才能够培养自己的历史观。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对历史有一种先入为主和不假思索,但其实课堂上的历史有时候是不完备甚至是需要修正的。

GZDOC:在和西南联大的这段相遇之中,您觉得最触动您的一点是什么?

徐蓓:最触动我的一点其实是他们的赤子之心

影片中有一个词是pure,我细想影片中的这群九零后老前辈们给我留下的感觉其实都不同。

比如许渊冲先生的性格就是外向型的学子,他很敢说;

另外有些联大学子们就十分的老成持重,但他们都有共同的那种纯粹天真,这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东西,也是关于pure这个词的含义。

图片

今年1月,徐蓓导演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来到广州线下,和观众们近距离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提到自己创作纪录片的内在驱动力,她用了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发现、重拾、表达、传承

发现历史细节,重拾历史时光,表达历史故事,传承这段历史。

图片


纪录片其实就是一种传承


拍摄《九零后》时需要面对庞大的历史资料搜集过程,得益于西南联大校友会组织多年来对资料的整理工作,还有联大学子家属们的支持。


他们的自觉保存实际上就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接力,而纪录片把这段历史记录保存下来,呈现在观众们面前,也是一种传承。


现在90后一代,在片子里看到的其实就是他们自己


《九零后》这个片名的渊源和年龄有直接关系,它是一语双关。


一是片子里的联大学子们平均年龄在九十六岁以上,利用了汉语里的谐音;


二是片子里的他们在二十多岁光景,恰好就是现在90后的年纪。


所以现在的90后一代在片子里看到的其实就是他们自己。

图片

徐蓓导演的现场分享让大家对影片中的西南联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九零后》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昔日文人的铮铮风骨。


“有爱国主义,有书生情怀,有高山仰止,也有人间烟火。”


徐蓓导演下一部纪录作品同样聚焦在历史人物故事。


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她正着手准备的新作是5集系列纪录片《卢作孚》


一位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者。


徐蓓称,希望观众们可以看到一个可能从来不会这么了解的卢作孚。


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