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圆满落幕,《瘾》获双份荣誉
2019-12-16

今晚(12月11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优秀纪录片分享会在广州图书馆2号厅举行,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秘书长、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谭奋博出席了本次活动。


1.jpg


第六届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共征集到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283个高校的801部作品参赛,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逐年提升。


2.jpg


从本届青年导演稚嫩的纪实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看世界的视角之新颖,影像之真诚。也发现,当代的青年影像开始从生活的表面去挖掘更多背后深层的意义,对现实的“共情”也让人印象深刻。


3.jpg

优秀青年纪录片导演(中间)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诞生出7个项目。青年导演王凯在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就读,这次凭《瘾》获得“优秀青年纪录片导演”和“优秀纪录长片”双份荣誉。在这部纪录片中,他通过拍摄以激发与母亲之间更多的生活沟通,和母亲建立起一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对话方式。在语言和观念的代沟下,本片对于母子之间生活共感的探讨引人深思。


4.jpg

《瘾》


“优秀纪录短片”被莫斯科电影学院的埃琳娜·康德拉特娃导演的纪录短片《青春期》摘得,这是一个关于寻找人生第二春的故事。著名的助产士和自然分娩专家在50多岁的时候离婚了。尽管取得了很多成就,她仍然感到不开心。英娜的4个孩子为了帮助她应对孤独,试图帮她找个男朋友,这温馨的亲情故事让人难忘。


5.jpg

《青春期》


青年导演安德烈·奥兰斯库则凭借《长话短说》摘得了“优秀创意纪录片”:本片以蜗牛为主角,拍摄了一段旅程并表现出了它的“想法”,趣味十足。


6.jpg

《长话短说》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被评为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优秀组织机构。


7.jpg

评审团特别推荐纪录片导演刘昭(右)


评审团特别推荐纪录片由刘昭导演的《豆腐厂的日与夜》摘得。影片讲述了经营着一家豆制品加工厂的老王,为了摆脱经营困境,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多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撕扯着他和豆腐厂迷茫的前景。


8.jpg

《豆腐厂的日与夜》


“我与祖国共成长”共青团中央特别推荐纪录片则由陶长经导演的《巾帼丈夫—胡重》获得。该片以世界文化遗产村落宏村、西递为背景,通过讲述徽州女人胡重的一生,让观众了解到了宏村的前世今生。胡重不仅是宏村古建筑水系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也是中国古代女性冲破封建枷锁的代表者,更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9.jpg

《巾帼丈夫—胡重》


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重要子项目,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于2014年立项,每年吸引国内外逾三百所高校参与,有力推动发掘和和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学术和实践能力兼优的未来纪录片人才。


文字:欧阳葆


第六届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终评结果


10.jpg